|
|
|
仙閣詩文 |
|
|
當前位置:首頁 > 仙閣詩文 > 詳細介紹 > |
|
|
|
|
登州召還議水軍狀-〔宋〕蘇軾 |
|
來源:蓬萊閣(煙臺市蓬萊區)旅游有限責任公司 點擊數:1196次 發布時間:2021-07-24 |
元豐八年十二月日朝奉郎前知登州軍州事蘇軾狀奏:右臣竊見登州地近北虜,號為極邊,虜中山川,隱約可見,便風一帆,奄至城下。自國朝以來,常屯重兵,教習水戰,旦暮傳烽,以通警急。每歲四月遣兵戍砣磯島,至八月方還,以備不虞。自景德以后,屯兵常不下四五千人。除本州諸軍外,更于京師、南京、濟鄆兗單等州,差撥兵馬屯駐。至慶歷二年,知州郭志高,為諸處差來兵馬頭項不一,軍政不肅,擘畫奏乞創置澄海水軍弩手兩指揮,并舊有平海兩指揮,并用教習水軍,以備北虜,為京東一路捍屏。虜知有備,故未嘗有警。
議者見其久安,便謂無事。近歲始差平海六十人,分屯密州信陽、板橋、濤洛三處。去年本路安撫司人更差澄海一百人往萊州,一百人往密州,屯駐。檢會景德三年五月十二日圣旨指揮,今后宣命抽差本城兵士往諸處,只于威邊等指揮內差撥,即不得抽差平海兵士。其平海兵士雖無不許差出指揮,蓋緣元初創置,本為抵替諸州差來兵馬,豈有卻許差往諸處之理。顯是不合差撥。不惟兵勢分弱,以啟戎心,而此四指揮更番差出,無處學習水戰,武藝惰廢,有誤緩急。
伏乞朝廷詳酌,明降指揮,今后登州平海澄海四指揮兵士,并不得差往別處屯駐。謹錄奏聞,伏候敕旨。
|
|
|
|